【让健康不“冬眠”】冬季传染病防控小知识
健康提示
冬季来临,气温下降,各类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。了解冬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,对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传播速度快。患者会出现高热(体温可达39 - 40℃)、头痛、乏力、咳嗽、咽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。
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,所以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有所不同。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的原因之一。
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,主要感染儿童,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。它引起的症状包括咳嗽、喘息、呼吸急促、发热等,严重时可能导致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。
在冬季,RSV容易在幼儿园、家庭等场所传播,因为这些地方人员密集,空气流通相对较差。
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。它的感染主要导致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胃肠道症状,有时还伴有发热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。
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,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,或者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接触口腔而感染。
接种疫苗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。一般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接种,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。
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
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。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,尤其是在饭前便后、外出回来后。洗手时要彻底清洗双手的各个部位,包括手心、手背、手指间和指甲缝等,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。
咳嗽和打喷嚏时要注意礼仪。应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病菌给他人。使用后的纸巾应立即扔进垃圾桶,并及时洗手。
保持室内空气流通
冬季室内往往门窗紧闭,但这样会使室内空气变得污浊,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传播。所以要定期开窗通风,每天至少通风2 - 3次,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。
在通风时,可以根据室内外的温度调整衣物,避免着凉。
注意饮食卫生
预防诺如病毒感染,要注意饮食安全。不吃生冷食物,特别是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和海产品。
饮用水要烧开后再饮用,避免饮用生水。
增强免疫力
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。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一般成年人每晚需要7 - 8小时的睡眠,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。
适度的体育锻炼也不可少。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等,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
均衡的饮食同样重要。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、全谷类食物、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食物。
注:本文提及的所有预防措施均基于现有医学理论和实践总结。在实施任何自我健康管理策略之前,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医疗机构,以获得个性化的健康建议。
编辑:解文蕴
审核:陈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