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医院新闻>

“医”周记事——杭州顾连通济医院一周工作动态(2月21日-2月28日)

阅读:0

图片


杭州顾连通济医院“医”周记事







NEW

本周要闻

  • 医院成功开展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演练

  • 护理部开展护理文书与风险评估专项培训

  •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正式投入临床使用

01



【筑牢生命防线 守护透析安全】

通济医院成功开展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演练

为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,强化医疗安全管理,切实保障血透患者生命安全,2月21日,我院组织血液透析室、肾内科等多部门联合开展“血透室患者透析中突发心脏骤停”应急预案演练。本次演练以实战为导向,旨在检验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、规范处置及团队协作能力,为临床救治积累宝贵经验。

图片

演练模拟一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中突发意识丧失、心脏骤停。责任护士立即停止血透并呼叫支援,同时启动心肺复苏(CPR)。医护团队迅速到位,将患者调整为平卧位,持续进行胸外按压与球囊面罩通气,建立双静脉通道并推注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。经全力抢救,患者恢复自主心律,生命体征初步稳定后转入ICU进一步监护治疗。演练全程严格遵循“黄金4分钟”急救原则,同步完成病情告知、用物整理、抢救记录及费用核对等环节,体现了救治流程的规范性与高效性。

图片
图片

现场评审组指出,本次演练展现了多学科协作的流畅性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,尤其在病情评估、用药时机及除颤操作等关键环节处理得当。同时建议进一步优化医护分工细节,缩短仪器设备调配时间,以提升抢救效率。

血液透析患者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,突发心脏骤停的应急处置能力直接关乎患者生存率。此次演练通过复盘真实场景,不仅强化了医护人员对急救流程的熟练度,更暴露出环节衔接中的潜在问题,为制度修订与培训重点提供了依据。未来,医院将持续以“演练常态化、流程标准化、团队专业化”为目标,筑牢医疗安全防线,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、安全的医疗服务。


02



【夯实专业基石 筑牢质量防线】

医院护理部开展护理文书与风险评估专项培训

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,强化护理质量内涵建设,保障患者安全权益,2月25日,我院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开展线上《护理文书记录规范》《护理评估单书写内容》及《手术室风险评估》专题培训。此次培训旨在通过标准化、系统化的理论指导,全面提升护理文书书写质量,强化护理人员风险评估意识,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化、规范化的技术支撑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
培训会上,护理部主任以《护理文书记录规范》为核心,结合国家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》,重点剖析体温单、护理记录单、危重患者护理文书等模块的书写要求,强调“客观、真实、准确、及时、完整”的书写原则,并通过典型缺陷案例解析常见问题。

随后,内科护士长系统讲解《护理评估单书写内容》,从入院评估、导管评估等逐项演示Braden评分、跌倒评估等临床工具应用。

手术室护士长则聚焦《手术室风险评估》,围绕手术室环境、设备与器械、人员与患者安全与舒适度风险评估等展开指导,结合实操案例还原手术室风险管控要点。

护理文书是医疗过程的法律凭证,风险评估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。本次培训通过理论强化与场景模拟相结合的模式,既帮助护理人员深入理解文书书写的法律意义与临床价值,也为诊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,更能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。我院护理部将持续以问题为导向,通过定期培训、质量督查与案例复盘,推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、标准化,为患者构筑更加安全、优质的就医环境。


03



【精准氧疗再添利器 守护呼吸更显温度】

我院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正式投入临床使用

为提升急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技术水平,优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体验,我院于2月26日引进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(HFNC),并于康复医学科率先投入使用。
该设备可精准调控氧浓度(21%-100%)、流量(10-80L/min)及温度(31-37℃),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、急性呼吸衰竭、心源性肺水肿及拔管后呼吸支持等临床场景,其高流量湿化供氧模式能有效改善氧合、降低呼吸功耗,为床旁呼吸治疗提供全新解决方案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设备启用当日,康复医学科主任方贤波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专项培训,系统讲解HFNC的适应症筛选、参数调节策略、管路连接规范及并发症预防要点,并通过现场演示气道湿化原理与生理效应。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床旁实操环节,方主任现场演示设备安装调试流程,针对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设置初始氧浓度、流量及温度,同时指导护士监测患者呼吸频率、舒适度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。通过“理论讲解+实时监护”的沉浸式教学,医护团队快速掌握设备操作核心技术与个体化治疗原则。
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的引入,标志着医院呼吸支持治疗进入精准化、舒适化新阶段。相较于传统氧疗方式,该设备可维持恒温恒湿的气道环境,降低黏膜损伤风险;其高流量通气特性能够冲刷解剖死腔,改善肺泡通气效率,尤其适用于不耐受无创通气的老年患者。

对医护人员而言,HFNC的智能化报警系统与可视化数据监测功能,为病情评估和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。未来,医院将以该技术为依托,进一步构建慢性呼吸疾病全程管理体系,切实改善患者预后质量,让呼吸治疗更具人文关怀与科技温度。


图片

编辑:解文蕴

审核:陈辉